近日,知名制造業工廠——東莞庫珀電子發布《關于庫珀工廠停產結業通告》,稱因受多家跨境電商大賣的貨款拖欠,大量成品積壓在倉。國內外訂單嚴重脫節呈斷崖式下跌。疫情疊加俄烏戰爭危機,生產經營年年虧損。經慎重考慮,確定于7月18日正式停產結業,員工全部提前解散。

這家擁有幾十年歷史、廠房超過10000㎡,擁有1000多名員工的大型標桿電子廠終究沒能熬過艱難時刻。而東莞這片滋養小微企業成長的沃土也早已不在,取而代之的是,眾多企業進入了利潤微薄的時代,生存遭遇考驗和挑戰。
“凜冬已至”,多家工廠停工、停業、放假
據涂料采購網了解,近期停產、停業、放假、結業的企業并不在少數,降薪、裁員也此起彼伏,其中包含了制造業、電子、外貿等多個行業,可見眾多領域已經迎來“凜冬”。
深圳通達電子:因目前海外新項目開發已全部取消,國內業務競爭激烈,新項目無法預測,暫時海外開發項目沒有工作安排,經商討決定,企業將停工停產,安排海外項目開發團隊暫定停工6個月。停工時間為2022年7月15日至2023年1月14日,視情況提前復工復產或延長停工時間。

龍記(百慕達)集團:受市場總體大環境欠佳影響,在訂單明顯減少、工作量不飽和的情況下,香港總部及內地公司采取以下臨時措施。自本周開始,香港總部及內地公司周六不用加班;物流、維修及按單工作需要安排周六調班/換休;董事減薪20%,內地公司所有A級、香港辦公室經理及內地工作的所有港職員工減薪15%,香港辦公室其他職業減薪10%,本安排自7月中計起,預計延至今年10月底。

東莞市馳鵬電子:因訂單嚴重不足加上綜合因素,經研究決定,從2022年7月16日至10月31日放假,按照東莞底薪發放工資。

東莞創電電子:目前因為訂單減少、回款受阻導致嚴重的經營困難,不得已自6月27日起停工停產,企業計劃引進審計機構對資產、債權債務等情況進行全面核查,并將根據《審計報告》內容結合回款情況,對個供應商擬定付款計劃。

鞍山某科技企業:公司所有人(除總經理外)將于7月14日至2023年1月22日放假,放假期間所有人待遇按鞍山最低工資標準(1710元發放)。

東莞超泰家具:由于近來訂單較少,企業決定生產車間自2022年7月11日放假至8月31日,放假期間飯堂不開餐。

廣東首成房地產投資:經研究決定,2022年7月16日至8月14日停薪放假共30天,暫定8月15日起正常上班(具體時間以通知為準)。

廣東某企業通知,由于受疫情影響,全國房地產及建材行業銷售不理想,訂單銳減,企業結合實際經營情況,對職能及營銷崗位的相關崗位人員,自2022年7月10日至10月9日停工放假。

佛山順德某印染廠通知,將于6月25日與全體員工解除合同,根據相關法律對員工進行補償。

事實上,類似這樣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,東莞的一家電子廠因為海外訂單斷崖式下跌,宣布全體員工放近五個月的無薪假期;另外一家電子大廠稱企業正處于重組階段,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停工停產,8月1日起不再向員工支付工資報酬。某企業表示,目前訂單大幅縮減嚴重不足,無法維持正常生產,全廠白/也班不準連班和加班;還有企業稱,訂單量極速下降,企業自6月30日正式結業。


某東莞網友發帖表示,他們隔壁的一家工廠倒閉了,1400萬的設備賣廢品賣了140多萬,就地拆解切割了幾天;有家工廠的老板5、6月份訂單下滑嚴重,總共才開機不到10天,無奈7月份給所有的員工都放長假,自己一個人守在工廠。對來喝茶做客的朋友指著天花板說:“之前還聽到樓上機器的響聲,現在樓頂靜悄悄的,估計也是撐不下去了!”

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眾多制品生產企業也都面臨同樣的問題,中山市幾家工廠接連倒閉,國內生產制造包括多家電器生產廠家銷量下滑,在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已經體現。某家排名前三的電器廠家報道大裁員幾千人,而據行業內人士稱,那都不知道是第幾輪的裁員了。
12萬家企業破產重整,暴增近4萬家
無論是停薪放假5個月,還是停工停產發放最低工資的80%,對于打工人而言都是個不幸的消息,對于企業而言更是痛苦。誰能想到一手創辦的企業有一天會停工放假,誰又能想到費勁心力購置的幾千萬的設備也會被低價變賣,連廠房都要遭拆遷?
但這些事情真真切切的發生了,且不是零星個體,而是全球多個產業鏈共同面臨的危機。有些工廠裁員、降薪等措施連連出擊后,還是沒法存活,只能選擇關門結業。
疫情蔓延造成的影響已經發酵了3年,終端市場的低迷行情帶來的“多米諾骨牌”連鎖反應讓整個供應鏈都受到影響。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,2022年年初至今共有124451條破產重整信息,比去年同比增加39867條!既有陳年舊案的了結,亦有新增案件的通知決判。
471家涂料廠倒閉
而涉及到涂料企業和相關產業的破產信息高達210條,算下來幾乎每天都有“壞消息”。

據企查查平臺數據,2022年以來,涂料行業注銷和司法拍賣的企業共471家,分別位于廣東、浙江、山東、江蘇、河南、湖北等多個地區。


化工企業的數量則更為驚人,2022年以來,化工行業注銷和司法拍賣的企業共45794家,僅在山東、江蘇等地,就超過5000余例。


如今,全球產業鏈一體化成熟,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現象時有發生。需求下行,消費者們開始了“非必要不消費”的降級模式,導致終端需求下降,工廠訂單減少,現金流陷入危機,拖欠貨款情況愈發嚴重。庫存高位的背后是威脅企業生存的種種風險。本該是多個行業的年中旺季,如今卻成為了躺平的淡季,工廠開始停工降負,下游則放起了“高溫假”、“暑假”,暑熱的夏日與企業主內心的冰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各行各業都開始步入艱難維持的行情,制造業由于運營成本實在太高,壓力更是難以言明。而從涂料產業鏈的角度來看,上半年經歷了俄烏沖突升級、疫情反復蔓延、原油大起大落、原料貨緊價揚,以及物流受阻和地產爆雷后,生存環境面臨巨大挑戰。如今下游的冷淡更是讓他們感到難以為繼。想要在這場風暴中擁有棲息之所,除了降本、增效等個體升級措施之外,和產業鏈上下游伙伴抱團取暖、協作共進,共度嚴寒也是必不可少的。